-
經典必讀 -「少年得志大不幸!」- 論「過多的」年輕比賽得獎者
刊登日期:2013/12/22 -
[原文部份出自2013年12月英國Strad雜誌著名樂評家Tully Potter的觀點,再加上鄭俊騰本人精闢的剖析(紅字部份)]
相信我,國際音樂圈流行一句話 - 「音樂比賽當中最糟糕的是莫過於把首獎頒給十幾歲的青少年!」這句話真的是至理名言!
我已經看過太多次這樣的「歷史重演」持續在發生,而我也很想知道,究竟這些當時年輕的首獎得主,現今到底在何方?事實證明,當中大多數人都已在歲月的痕跡下完全迷失了自己,而且絕大部份的人也可以說早就消失於樂壇中。
看到這些不夠智慧、普普通通、和一般人一樣見識的評審們,把一些具有不錯琴藝的14、15歲小朋友捧上天,當成神在膜拜,就讓我感到沮喪不已。的確,樂器演奏技巧、與演奏者的體型素質,是很有可能在相當早的階段就已成熟完備;但是如此年輕的演奏家,他們的音樂在那個階段,明顯來說,尚不足以傳遞任何有意義的思想出來。他們需要時間的沉澱、昇華演化,去「長大」、去談一段戀愛、去感受人生各個階段生命中不同的變化與磨練等等,來幫助他們對音樂的詮釋慢慢達到成熟的境界。所以,在國際比賽舞台中去評斷這麼年輕演奏家的未來,不但是太早了,也很容易造成他們心理上由於自滿而停滯不前,不再尋求隨著年齡的成長,而在音樂上的學習更上一層樓。何況現今每年都有不少「國際比賽」,也「產生」了許多的「第一名」,這樣的頭銜早就已經不稀奇了。
再者,年輕的演奏家是需要時間去建立豐富及學習完整的曲目的。當你太早頒獎給這些年輕人的時候,這些「可憐」的比賽得主很快就會發現,只會拉「那三首」協奏曲和兩組音樂會曲目(許多音樂比賽就是只有「指定」那些固定少數的曲目),是不足以支撐整個職業演奏生涯的!
我聽過最愚昧的是一位不懂得國際上「音樂市場」的評審說:「我們認為頒獎給十幾歲的X或是Y,就是在發掘明日之星!」這太荒謬了!對於那些也才二十幾歲、卻被他們忽略的演奏家呢?他們的未來在那裡?某種程度來說,這也是一種污辱。我記得有一回於某個比賽中,評審在18歲和27歲的兩位演奏家中抉擇;這位27歲的女性演奏家在準決賽中的演出簡直無懈可擊,同時決賽的表現也相當好,但最終比賽的榮耀卻是歸於18歲的年輕演奏家。沒錯,經過了這麼多年,他(首奬得主)目前是有個「還不錯」的職業生涯,但是,這位當年的遺珠之憾,現在卻有著令人稱羨、「非常棒」的演出前途(有夠諷刺吧!過了二十年後,這兩位已是38歲和47歲,真的有年齡的「差距」嗎?)。在比賽當時他們兩位的差距已是如此明顯,對我來說,這是當時評審過度地被「18歲」這樣的年紀所影響,而做出判決的錯誤結果。(其實我常告訴別人,15歲時多有成就一點也不重要,40歲時的表現才是「定江山」一輩子。)
所以,我並不相信當時年僅15歲獲得首獎的妮芙(Ginette Neveu),在1935年維尼奧夫斯基大賽(Wieniawski Competition)中,會比得到第二名,當時已27歲的大衛.歐依斯特拉夫(David Oistrakh)來的優秀。賽後來自法國的評審Gabriel Bouillon也承認,比賽中確實有反猶太主義的情形出現(大衛.歐依斯特拉夫是俄裔猶太人)。很可惜地,小提琴家妮芙燦爛的演出生涯並沒有持續很久(只活了30歲);然而,大衛.歐依斯特拉夫在日後卻有著如偉人般的成就。
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,我聽到人們跟我說小提琴大師曼紐因(Yehudi Menuhin)在他16歲的時候拉得有多棒。沒錯,他在那時是很好,但他在十、二十、三十年後(就算他的技巧已經衰退)「音樂性」上面卻是更成熟與完美!曼紐因一直到戰爭歲月時期,再加上對人生有所體認,而真正到那時候他的音樂才能稱得上是偉大輝煌的。
某天我看到一位寫文章的作者把小提琴奇才哈西德(Josef Hassid)比喻成「偉大」。我覺得很納悶,因為作者這樣講可說是毫無根據的。很遺憾地,這位「天才兒童」哈西德只留下八張唱片(也僅活了27歲),他的演奏是在技巧上非常具有天份且卓越的,可是卻缺乏內涵。我不禁要問,當他只有15、16歲的時候,音樂能夠有怎樣的深度?一樣的事發生在雷賓(Michael Rabin)身上,他難道拉得不好嗎?不,他很好,他相當好,但是一位偉大的小提琴家不單只是完成艱難曲目而已,還必須要能夠感動聽眾,讓大家聽到音樂的內在。(就像我在聽曾宇謙拉琴,他拉得很好很好,「找不到缺點,但,也沒有特色」!「特色」是決定一位音樂家在「事業前途」上的一項重要指標,如果每一位音樂家在演奏上只要求正確與技巧完美,那世界上只需要一位海飛茲(Jascha Heifetz)就夠了!我相信在「技巧完美」上,應該是沒有人能夠超越這位小提琴大師的,但是在音樂的「市場」上,只要是你的音樂具有個人的「特色」,所演奏的音樂聽了能夠感動人心,就一定會有你能夠生存的空間。只要你自己夠好,總有「內行的」人會知道,這是我本人的人生音樂哲學。所以,每一位音樂家都應該在樂曲表現上,拉得不同風格與特色,屬於你「自己」的,同時也會「創造」出自己的「粉絲」(fans),這樣世界上才需要這麼多優秀的一流音樂家,「各式各樣」不同的精彩演奏,感動我們,豐富每一個人的生命。)
本人常被「要求」去給所謂的「天才兒童」提一些建議(尤其是家長),但我總是想辦法推拖。為什麼呢?因為我根本不知道該講什麼!說實在的,我頂多能講:「喔!他/她拉得很好,但希望再過十年二十年會更好!」就如同我祝福所有的獨奏家一樣,我衷心期待這些「天才兒童」們可以一直「好」下去,但是,我更希望他們可以等到真正「準備好了」、而且音樂也都「成熟」了以後,再贏得比賽桂冠的殊榮,因為那樣才是真正的「一輩子」!
以我近三十年的職業演出生涯,得到一個結論:「觀眾掌聲的多寡」不會決定一位音樂家的前途,因為觀眾絕大多數是聽不懂的!且對於未來的「音樂市場」、「前途」事實上一點幫助也沒有,而相對來說,「內行的」音樂圈人士,才真的是決定任何一位音樂家一輩子事業上的「殺手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