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料處理中,請稍後!

琴弦介紹 (1) ─ 小提琴家Ray Chen如何挑選他的琴弦


刊登日期:2012/08/15

G弦-Peter Infield “π 圓周率系列”,medium包裝。

D弦-Thomas Infield “Dominant系列”,light包裝,纏銀線 (較纏鋁線聲音溫暖)。

A弦- Thomas Infield “Dominant系列”,medium包裝,纏鋁線。

E 弦-Thomas Infield “Vision系列”, heavy包裝。

以上各系列的弦,分別都有出heavy、medium、light三種包裝。

 

以下是他如此搭配的理由 (以下為Ray Chen第一人稱說明):

我認為,由於琴橋弧度的最高點在D弦(第三弦)上,這也是為何我選用light包裝的弦,因為light包裝不表示「音量小、沒力」,而是表示琴弦的張力。通常light包裝的琴弦比較薄,對琴橋在琴身上造成的壓力較小。有些人會選擇在A弦上使用light包裝,或是使用羊腸A 弦,不過我個人認為,A弦應該要用比D弦更具有張力的 (和琴橋弧度有關)。

 

E弦,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同意E 弦是小提琴四弦中音色最特別,所以我選用較強張力的heavy包裝,比較不會發出吱吱聲,聲音也不會刺耳 (tinny,指有金屬味的音色)。我認為一般最常見的Dominant系列E弦,總是有種金屬聲 (tin-can,罐頭)。

 

G弦,我認為是小提琴第二有特色的弦,尤其是你想拉一些很濃烈的片段時。Peter Infield “π 圓周率系列”,medium包裝的G弦,和上述我用的D弦,我認為在我的樂器上發揮了很好的效果。

 

雖然A 弦也有纏銀線的包裝,不過如同我前面說的,我需要一條有力的A弦,如此拉A 弦 (纏鋁線) 高把位時,會有一種「溫暖的E 弦」的效果。(以上內容來自Ray Chen部落格)

 

由以上可知,其實Ray Chen的搭配方式都是由「俗擱大碗」的基本款Dominant系列變化調整出來的,所以對沒有大筆預算購買許多不同品牌琴弦作實驗的愛樂者而言,其實不用過分迷信高價位的新產品。Ray Chen目前使用一把製於1721年的史特拉底瓦里“MacMillan”名琴,之前他曾經使用過旅美名小提琴家林昭亮擁有過的另一把史氏Huggins 1708名琴。而他之所以選用Thomas Infield,跟他的樂器特性和演奏方式、個人喜好也有很大的關係,之後本公司將會陸續介紹幾個台灣常見的琴弦品牌的特色,供大家參考。